河西走廊指的是什么地方(河西走廊如何庇佑华夏)
有很多人可能会对甘肃省的地图十分疑惑,形状很似玉如意,两头大、中间细长,为什么甘肃省会是这么一个奇怪的形状?其实这跟地理条件是有极大关系的,两头大的,西北一头是敦煌,是西域的东大门,东南一头的陇西,中原的西大门,而河西走廊就是连接两者中间又细又长的这部分。
河西走廊顾名思义是指黄河以西的一片走廊地带,大概可以这么说,但更准确的定义是东走乌鞘岭(兰州和武威之间)、西至星星峡(敦煌附近)、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长达1200公里。河西走廊南侧是广阔的青藏高原,大片的雪山、高原、无人区,而河西走廊的北侧是苍茫的阿拉善沙漠,大片的荒漠、戈壁、无人区,所以河西走廊几乎是西域和中原之间唯一的交通要道。
得益于祁连山脉上大量雪山,形成的条条河流,滋润了河西走廊、肥沃了河西走廊,这里不仅是天然的草原牧场、高原马场,也非常适合农耕,历史上在此地兴起的势力此起彼伏,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极为厚重的一页。
河西走廊、凉州,这块神奇的土地,有着太多的传奇,张骞、霍去病、窦融、张轨、吕光、张仪潮。。。如果列下去,能有上百位历史名人,这些故事的闪光点实在太多太多。
河西走廊因丝绸之路而闻名于世,但河西走廊之于华夏的意义又何止是丝路要道呢?今天我们挑其中的三个点,从各种角度来说明一下河西走廊对于华夏民族的非凡意义:
- 丝路古道之河西走廊:东西交流为华夏文明注入活力
- 大月氏败走河西走廊:一次无意却成功的文明防守战
- 霍去病开拓河西走廊:大汉王朝的绝地反击
- 衣冠西渡之河西走廊:传承文明火种反哺中原
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 1、丝路古道之河西走廊:东西交流为华夏文明注入活力
一个文明如果关起门来自己发展,不进行对外交流,长期下去必然会失去活力,走向内卷,乃至自然消亡,举世闻名的玛雅文明就是如此,南北美洲的众多古明也是如此;明清时期长期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大幅落后于西方,给华夏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更是如此。
在航海技术成熟以前,东西方交流往来的主要通道都在陆上,这其中以穿行于河西走廊上的丝绸之路主干道最为重要。西北地区众多高大山脉形成的险峻地势,不只是为华夏文明提供了天然屏障,还在山隙之间留下了一条条交通要道,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可能,这是华夏文明既能傲然独立于世,又能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得不说这是古华夏文明的幸运,天佑我华夏,也不过如此。
河西走廊对于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从这张地形图上可以一目了然。丝路在敦煌出河西走廊之后,有南北线之分,丝路进入河西走廊之前是华夏腹地,那么这一千多公里的咽喉要道,自然就是重中之重,史称丝绸之路河西道。而平行于河西道的青海道,自然条件要恶劣许多,历史上也只是备用存在。
很多人熟悉的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开辟出来的,汉唐之际尤其繁荣,难道这丝路驼铃、胡音璇舞只存在于张骞通西域之后吗?这似乎又不应该,这条路是天然的,天然的道路应该自古就有人穿梭其中,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的。
承载了华夏先民上古记忆的《山海经》也有关于河西走廊的描述,很多学者研究表明,《山海经》中的“汤谷”很可能就是河西走廊。
还有古籍记载的三危山在今天敦煌附近,并且总是与三苗联系在一起:
《尚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山海经》:“舜逐三苗于三危。”《史记》:“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从中原到敦煌,也只能走河西走廊,不管这件事怎么描述,真实发生过,应该不假,可见华夏先民早就开始使用河西走廊了。
东西方的贸易其实也是自古就一直在进行着,并不是张骞凿通西域之后才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在中亚地区见到蜀帛时,自己也很吃惊,可见华夏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有着认识盲区的。
根据陇西地区的考古发现,在秦代秦人和戎人杂居的地区,戎人普遍要比秦人富有,他们的陪葬品经常出现丝帛、金银、玉器、红宝石,而秦人陪葬品多是麻衣、陶器,偶尔会有些金器和银器,这应该不只是丧葬风俗差异可以解释的吧?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对秦人控制很严格,普通秦人只能务农,不能经商,而西戎却可以经商,这才是他们贫富差异的原因所在。
秦国对西戎优待有加,他们可以发展畜牧,并能自由经商,看来优待少数民族政策自古有之啊。西戎控制了河西走廊这个丝路要道,他们用贸易手段为秦国贵族提供了玉石、宝石等西方奇珍,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也顺势在政治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戎人还参与了长信侯嫪毐发动宫廷政变。
汉唐之际,丝绸之路的繁荣,多数人都非常熟悉,自是不用多说……
数千年来,通过河西走廊带流传到华夏的东西太多,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葡萄、菠菜、石榴、苜蓿、黄瓜、核桃、胡萝卜、胡椒、琵琶、箜篌、羯鼓、笛子,还有最早的马车,如果没有这些,我们的生活将会单调许多。
当然,通过河西走廊,由中国传出东西更多,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瓷器、茶叶,都是通过河西走廊流传到西方的。商人只注重贸易带来的利润,但不经意间却参与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互动。
通过河西走廊流传至中国最重量级的是佛教,第一次将大规模将佛经翻译成汉文的高僧鸠摩罗什,曾经在河西走廊驻留十七年之久,这是鸠摩罗什学习汉语到精通汉语的阶段,为日后十余年翻译佛经打下了坚固基础,经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主要有《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这极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华夏文化的发展。
佛教进入华夏,被历代先贤所吸收和融合,进而逐渐形成了儒释道文化,这是华夏古文化的终极形态。一个庞大文明体系,受域外文化的启发,进而发展到全新的文明阶段,这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中的一段佳话,这个过程中,河西走廊自是功不可没。
- 2、大月氏败走河西走廊:一次无意却成功的文明防守战
大月氏在中国历史被熟知,是因为汉武帝要对匈奴人搞大动作,才派张骞出使西域,意欲和大月氏联手夹击匈奴。大月氏原本生活在河西走廊,后来被匈奴和乌孙联手击败,逃亡中亚,可以说和匈奴之间有世仇。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张骞并没有说动大月氏,但大汉王朝却以自己的力量击败了匈奴,将匈奴休屠王和浑耶王的势力清出了河西走廊,并设置河西四郡,成功构建了整个河西汉塞攻防系统,从此河西走廊便一直守护着中原的西大门,直到今天。
那么,之前呢,在汉武帝之前的河西走廊是什么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史书中的零星记载、神话、传说以及考古记录来一窥大概。早期河西和西域并不为中原政权控制,这里大量游牧族群被统称其为西戎,西戎的成份很杂,其中有东方族群也有西方族群,比如西方族群有吐火罗人建立的龟兹、焉耆、且末、尼雅、鄯善、米兰、楼兰等国,塞人建立的于阗、莎车、车师、休循、捐毒、皮山、于阗、扜弥、戎卢、精绝等国,还有月氏和乌孙,这时的东方族群主要是羌人,羌人建立的国家主要有若羌,蒲犁,依耐,无雷国,西夜等国。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非常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们有你,吐火罗人、塞人、羌人、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他们之间关系繁杂,扯不清、理还乱(当然这里不讨论陇上地区的绵诸戎、义渠戎、大荔戎等)。但有一个趋势是清晰的,在秦汉以及之前的一千多年间,生活在欧亚交界草原上的游牧族群(古印欧人)大批向外迁移,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大迁徙,这波持续千年迁徙浪潮对中国的影响是,西域几乎成了西方族群的地盘,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西域的天山南北城郭诸国,几乎都是西方族群主导,吐火罗人和塞人是其中最大的两支,还有两支月氏人和乌孙人则直接突破到了河西走廊地区。
为什么说吐火罗人、塞人、月氏人和乌孙人都是西方族群呢,可以通过相貌、语言、考古等手段来综合判断,这在今天已经基本被史学界所公认。
这波古印欧人引起的人口大迁徙中,在华夏西北大地上,作为东方族群的代表羌人和匈奴人起了什么作用呢?有作用,而且作用很大,羌人的作用是守住底线,而匈奴人的作用则是绝地反击。中原政权有没有参与到这一大浪潮中呢?当然,作为世界级的大浪潮,中原又怎能独善其身,其中的代表事件有商代的妇好西征(妇好墓中出土过欧洲人种头盖骨,后被证实是殉葬的战俘)、西周的穆王西巡、东周的秦穆公霸西戎,这三个事件则是这波大浪潮的反趋势典型操作。不管是羌人守底线、匈奴反击、中原政权的三次西征,都不约而同的指向同一个地方:河西走廊。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重点,河西走廊是华夏西北的最佳屏障。
河西走廊如何成为最佳屏障?我们通过月氏人进入河西和败走河西这两个过程来看一下。接下来的故事,是杜撰和戏说,仅供参考。
羌人自古广泛分布于河湟、河西、羌塘、西域,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从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却一直坚韧不拔,默默守护着这片大地。在西域,面对西方族群一拨又一拨的迁徙浪潮,羌人没有选择以地主的心态武力驱逐,而是愿意和各族群和平共处,共享大地母亲的恩赐。在长久的杂居相处下,有些羌人被西人所同化、有些西人则被羌人所同化,随着东迁的西人越来越多,西人族群在西域逐渐占有了主导地位,陆续出现了一批西人主导的城郭国家。西域的人口越来越多,本就是沙漠绿洲的西域土地已经承载不了更多人口,迫于生存压力,月氏人和乌孙人这两支西人族群继续东迁,于是,他们便来到了敦煌和祁连之间河西地区。
月氏人和乌孙人来到河西地区后,看到这里水草丰茂、地域广阔,可比西域那大漠绿洲强多了,于是顿起争霸之心,意图独霸河西。而羌人还是那么憨厚实在,依然是共享河西的心态。后来,就发现势头不对劲,我与你和平共处,但你却想独霸一方,既然这样,那就干吧,于是数百年的蚕食和反蚕食就此展开。
月氏人和乌孙人都是有组织的政权,羌人则是松散的各个部落,有组织对无组织,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月氏人胜出,成为河西霸主,影响力直达贺兰山一带。虽然最终胜出的是月氏,但这一过程却持续数百年之久。为什么能持续这么久?可以想一下河西走廊的地形,上千公里的狭长通道,原本遍布羌人,总不能都杀了吧,这不现实,何况月氏人也没这个能力和胆量,只能是同化、蚕食、驱逐,但是,总有羌人奋起反抗,即便正面打不过,也会时不时从祁连山脉里冲出来,打杀一番,然后回到羌人老巢河湟地区,再瞅准时机,再冲出来打杀。所以,河西走廊的存在,让羌人的战斗有了强大的依托,数百年间极大消耗掉了月氏人的有生力量,让其死死限制在河西地区,没能冲出半步。这就是羌人在河西坚守底线的体现。
白人部落在河西长期存在过,史书上是确有记载的。春秋时晋国将一支白狄从河西诱迁至太行东西两侧,后来这支白狄建立了中山国,给后来的赵国和燕国造成了无数麻烦,当然最终中山国人彻底融入了华夏,不过,秦晋争霸这一骚操作,真是千古功过自留后人评说啊。
月氏人在河西称霸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随着匈奴在北方草原的崛起,月氏人的霸主地位渐渐不稳。月氏人从开始的压制匈奴,到受制于匈奴,再到后来被匈奴和乌孙联手赶出河西,大月氏逃亡至伊犁河流域,没有逃亡的小月氏后来又彻底融入了羌人,真是世事变化无常、恍如隔世。更戏剧性的一幕是,乌孙又被匈奴派去伊犁一带继续追击大月氏,并在伊犁一带立国,这一系列事件造成的客观结果是,西人族群部落彻底退出了河西地区,匈奴人占据了河西走廊,并在这里繁衍生息数代,视之为族群的根基。这就是匈奴绝地反击的体现。
羌人在河西坚守底线,匈奴人在河西绝地反击。面对古印欧人东迁浪潮的一部分,西方白人族群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存在,在羌人和匈奴人先后努力之下,又退回到了西域。
河西走廊不只是这一时期成为中原的最佳屏障,而且后世两千多年,也没有任何一支势力崛起于河西走廊而入主中原的,强如西夏也只是给大宋王朝带来一些麻烦而已。
这一时期西域、河西的东西方族群是主动站队的吗?并不是,基于生存而已,都想把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已,可以通过具体事件来看一下:乌孙(西方)和匈奴(东方)联手打击月氏(西方),汉朝(东方)意欲和大月氏(西方)联手夹击匈奴(东方)。各族群虽然不是主动为之,但客观结果是,西域、河西走廊这两个上古华夏故地,在东方族群的持续努力之下,其主导权又回到了东方族群手中。你能想象的到,华夏大地上到处是白人,而且还说着一口流利的泛字母化语言是什么样子吗?虽然羌人和匈奴作为主体民族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后代多数熔入了华夏大家庭之中,但是他们为华夏大地做出的贡献却不应该被遗忘。
一次无意的文明防守战,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这更能体现河西走廊对于拱卫中原安全方面的非凡作用。
- 3、霍去病开拓河西走廊:大汉王朝的绝地反击
大汉王朝休养生息六十余年,前期一直对匈奴和亲隐忍,到了汉武帝时,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对匈奴发起有力的反击。汉武帝时期将星如云,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是卫青和霍去病,这是属于他们的英雄年代。雄主配良将,这种结合,往往能爆发出核爆炸般的威力。
时间到了前121年,这时卫青的将才已经得以展现,漠南大战中,一战收复河南地,将北方领土推至阴山一线,逼得匈奴王庭北迁。那么,霍去病呢?汉武帝悉心培养多年的青年将才,是否能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这时张骞已经带回西域的消息,汉武帝也决心要打通连接西域的河西走廊,而盘踞这里的匈奴右贤王部肯定不会通融的,那么就只有以武对决,霍去病将第一次走向战场,我们来看看表现如何。
霍去病一战河西,初试牛刀。
公元前121年春天,仅十八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出场,独自率万骑出陇西,在今天的兰州渡过黄河,向西北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孤军深入,一路急行军至今天张掖和武威之间的焉支山,在焉支山附近大破匈奴浑邪王部。俘虏浑邪王王子、相国、都尉,共斩首敌军八千余人,可谓大捷。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骠骑将军率戎士逾乌盭,讨遫濮,涉狐奴……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收休屠祭天金人。”
霍去病二战河西,大败河西匈奴主力。
同年夏天,一战河西仅仅过去五个月,第二次河西之战却火速展开。
这次由霍去病、公孙敖两部分别从北地郡、陇西郡出发到匈奴腹地预定地点会师,择机前后围歼河西匈奴主力。
霍去病一路率军从北地郡出发狂奔深入匈奴势力范围,到达预定地点时,等来的却是公孙敖的迷路。兵贵神速,霍去病不能继续等下去,再次选择孤军深入,大迂回,北上河套、向西横穿沙漠,到达今天额济纳旗的居延泽,稍作休整,再南下沙漠,急插至今天酒泉附近。对于匈奴来说,这条路几乎是河西走廊和漠北之间的唯一通道。
祁连山下的匈奴人看到汉军时十分懵逼,这才刚刚半年,怎么又来?懵归懵,还得打啊。汉匈双方展开激战,霍去病部大胜,斩首敌军三万多人,降服两千五百多人。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骠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
两次河西大战告捷,极大的逆转了汉匈双方的攻守形势,逼得匈奴右贤部的浑邪王和休屠王不得不率部投降汉朝。霍去病一战成名,修成“战神”,骠骑封冠军侯,威名赫赫令敌丧胆。大汉王朝也第一次将河西走廊及周边地带完整的纳入了版图,匈奴人悲歌道:“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汉匈双方激战已有十余年,虽然大汉收复了漠南地区,却谈不上伤及匈奴根本。自河西大胜以后,“张大汉之掖,断匈奴之臂”,断了西域向匈奴输血通道,汉朝实力却大增,又从西域贸易中收益良多,双方攻守形势易位,自此匈奴走向衰落,全面退守漠北。
这就是河西走廊重要性的现实体现,大汉王朝没有掌控河西走廊时,是守多于攻,掌握河西走廊后,全面打开了通向西域的大门,逐渐走向全面强盛。地缘因素的迷人之处在河西走廊体现的淋漓尽致,粗看起来西北地区十分广袤,其中的关键之地却只是河西走廊。
开拓河西走廊之后,汉武帝积极经营,先是设置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又将长城推进至河西,甚至西域一带,而在酒泉沿弱水河道还向北了一段,将长城修至居延泽,这个综合的防御体系,统称为河西汉塞。
我个人认为,河西汉塞是历代王朝中,在西北地区最佳的防御工事,后世两千年从未被超越过。匈奴人以游牧为生,择水草迁徙,游走不定,而长城一直修至楼兰和居延泽,这使匈奴的机动能力严重下降,再也不能自由的迁徙,以后也只能望长城而感叹了。
河西四郡是强力控制,河西长城是防守,再配套以驿站系统、以及迁徙人口推广屯边政策,积极维护西域贸易,西北荒芜之地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样就使得汉朝对河西和西域的控制进入良性循环,而不再是花钱的大窟窿。
自西汉以后,河西地区甚至西域,都开始进入儒化的时代,乃至魏晋南北朝四百年乱世,河西地区的儒学也一直兴盛不衰。不得不说,汉武帝的在河西地区的一系列措施,泽被后世数百年,乃至今天,这一方面汉朝远远比唐朝做的更成功。
- 4、衣冠西渡之河西走廊:传承文明火种反哺中原
位于张掖的马蹄寺石窟群,是今天的一处佛教圣地。但是,很少人知道,在佛教扎根中国之前,这片马蹄山下的临松薤谷,是先贤大儒们传经授业的场所,曾经在此汇聚数千弟子,最初的石窟也是他们开凿出来的,是用来作为潜心治学的容身处。
这些先贤大儒们为什么会在此地汇聚数千弟子传经授业呢?这就要说到今天的主题-衣冠西渡,很多人可能会奇怪,衣冠南渡很熟悉,衣冠西渡又从何说起呢?
西晋末年,经过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满目疮痍,北方胡族虎视眈眈,中原大乱在所难免,西晋王朝行将就木。
这时中原地区大量的世家大族跟随司马睿避乱渡江,建立东晋,大批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随之南下,这指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南渡的世家大族多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的。
而同一时期,关中、以及洛阳以西的世家大族多数却选择就近避居河西走廊,这块特殊的、易守难攻的土地,乱世中可以关起门来独自发展的地方,这就是今天要说的衣冠西渡。
央视曾经做过一期关于河西走廊的专题纪录片,其中的一集是《河西走廊-根脉》,讲述的就是衣冠西渡最终又回馈中原的过程,其大意是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讲述魏晋时期,中原大乱之际,河西走廊以其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庇佑了迁徙至此的一批儒家学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并最终东渐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在中原地区遭受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部落联盟血腥屠杀和残酷压迫的时期,西晋凉州太守张轨却将河西治理的一派安定,因为地处偏远,中原大乱并没有波及到河西走廊。
张轨家族世代以专攻儒学著名。来到河西走廊之后他采取了中原重教化与“拔贤才”的政策,招收河西弟子五百人开办官学;同时,他还屡屡遣使持节,厚礼征聘知名学者任职或讲学,使得河西走廊地区儒学昌盛,井井有条。
有了大汉王朝近400年经营的基础,再加上张轨举措得当,河西走廊已是人丁兴量,农耕、畜牧与商贸发达,成了天然躲避战乱的桃源之地。这也是张轨得以建立前凉政权,并能长期屹立于西北大地,成为华夏文明庇佑地的坚实基础。
作为一块相对安定、平静的所在,大量人口迁徙至此。尤其是洛阳以西及关中等地,投奔河西走廊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一代大儒郭荷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随着逃难的人群来到河西走廊的。一路同行的,除了追随他的弟子,还有极为珍贵的、数代家传的经史典籍。
这支学派传经布道,开枝散叶的地方,就是河西走廊中段马蹄山和山下的临松薤谷,这里重峦叠嶂,松涛起伏,山顶常年白雪皑皑,山下四季流水潺潺,是非常适合用来治学的一方清净处。
学派历经三代,其中的代表人物正是郭荷、郭瑀、刘昞,他们培养经学儒生无数,也为历代河西政权做出了很大贡献。
东晋南北朝期间,尽管河西地区政权更替频繁,但战乱造成的破坏相对要小。
而历代统治者皆注重文化教育,使得中原、河西两大士人群体云集河西。
以郭荷、郭瑀、刘昞三代师徒为代表的河西学者,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风云际会的丰富世界。
在那个天下分崩、豪杰并起的年代,他们不仅见证了河西五凉政权的百年风云,更牢牢坚守着一份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与儒学传承的使命。
他们开办规模浩大的私学,与政府官学相辅相成,教育与著述并重,造就了五凉时期河西儒学昌盛的景象。
河西走廊因此成为中国北方的儒学文化中心。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氏率领的北魏军队兵临武威城下,北凉灭亡。
河西地区长达140年的割据态势就此结束。
是中国北方地区自西晋末期中原分崩之后首次迎来统一。
北魏拓跋氏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为赢得广泛的支持,开始推行汉化政策。作为汉文化的正统思想以及中国诸子百家学说中最具有治国安邦特色的学说,儒学受到了格外的推崇。
为了加强学习汉文化与制度,北魏政权进占河西走廊之后,立刻着手将河西走廊的世家大族与工匠三万户迁徙到他们的首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
在这次大规模的东迁中,包括刘昞的学生在内,几乎全部的河西学者都被迁往中原,自汉延续至今的河西文化及学术亦随之东渐。
为了建立统治秩序,北魏政权迫切需要礼仪律令的制定和完善,这些熟悉汉代儒家礼仪律令之学的河西学者得到了北魏政权的礼遇和重用。
他们大兴儒风,振兴礼乐,积极参与了北魏鲜卑政权的文化转型和政治改革。
此后的隋唐承袭了北朝的政权系统,以强盛之势统一南北,开创了大一统的盛世局面。河西文化与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并列,成为隋唐文化的渊源。
两千年后,中国20世纪国学大师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针对河西文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灌输,加入隋唐统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
这是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的回馈,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后人理应感激中国辽阔西部摆放了河西走廊这样一条至关重要的通道。
纷乱颠簸的命运将中原文明引向这里,河西走廊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极重一极。
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华历史的轨迹。
儒家贤达们的身影,也成为我们今天追寻的一座座高山。
在今天的河西走廊上,人们几乎再也寻找不到那些大儒的踪迹。
但,祁连山凛冽的雪线还在,那些讲学修行的洞窟还在,他们传承下来的精神还在。
- 5、总结
河西走廊的故事说之不尽,我只取其中的四个点,来做个简要的介绍,河西走廊之于华夏的厚重,已经跃然纸上。西北苍茫大地上的一处明珠,以其特殊的地形,就是这样守护华夏数千年,不管是作为华夏防护的屏障,还是中原反击北方游牧政权的支点,还是作为文明火种薪火相传的一页,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她带给华夏的只有庇佑,从没有颠覆。
我们应该感谢上苍赐予我们如此一块土地,华夏五千年文明能传承至今,生生不息,河西走廊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