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百病是什么意思(正月十六风俗活动介绍)
人们常说正月十五过完节,年就过完了,那么正月十六怎么过呐?有什么习俗呐?其实,中国很多地方过完正月十六,才算真正过完年,民间有“十六走、十七送,少生疾病得安宁”之说,老祖宗认为正月十六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全家一整年的健康和财运,让我们一起别忘老传统“1走、2做、6忌”,为家人祈福添财,好运自然来,一年吉顺又安康。
正月十六的传统活动
传说正月十六这天是送瘟神的日子,因此这天的传统活动有很多,人们通过走百灵、跑百病、舞旗花、爬城头、烧纸船、嫁鼠女、逛庙会、烧香祈福等习俗,求取新的一年的健康快乐和富足的生活。
1、遛百病
走百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习俗,走百病,又称为“遛百病”或“消百病”,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人们常说,六六大顺,宜出行,万事皆顺,走百病这一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年的正月十六,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大街小巷,通过漫步来驱除疾病和厄运。
早在宋代诗人苏辙的《正月十六日》中就有“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的佳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健康和长寿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天人们都会结伴而行,出去走一走,跑一跑,逢桥就过,有消灾祛病,甩掉晦气,百病不生,延年益寿之意,寓意着一整年都会平安顺吉,身体健康。正如老话说的: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
2、做:落灯、吃面
讲究一:落灯
落灯,所谓落灯就是过了十五,家家户户要把挂在门前的灯笼收拾下来,古人收灯是把两个灯笼相互碰撞,以灯打灯,把灯碰碎、烧掉,里面的蜡烛就会点燃整个灯笼,这叫作“碰灯”,“灯笼一着,吉利来到”,“碰灯”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这样灯笼就地销毁,而不能留下第二年继续使用。现在的灯笼大多是电灯,处理方法就是把灯泡取出,将灯笼放入塑料袋中扔掉就可以了。寓意日子红红火火,表示已经承接了所有的福气。
讲究二:吃面条
老话讲“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三上灯的日子,要吃元宵或者汤圆,而正月十六是落灯的日子,这一天按照老传统讲究要吃一碗落灯面,因为面条顺滑不断,寓意新的一年好日子连绵不断。正月十六的面条讲究要用大蒜拌面条吃,大蒜有杀菌和驱病的作用,而且大蒜的谐音“算”,跟民间的“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的俗语特别契合,因此正月十六吃面条记得要搭配大蒜,寓意平安富贵,这可真是老祖宗的智慧之谈。寓意一年都顺顺利利;一家人长长久久,幸福安康。
3、6忌:忌串门、忌晚起、忌干活、忌吵架、忌吃剩菜、忌空仓
讲究一:忌串门
“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说的就是正月十六这天出游,也有一个禁忌,很多地方你都可以去,就是不能专门去串门,到亲戚朋友家去“游百病”,以免将自己不好的东西“留”在别人家里,这种触“霉头”的事还是尽量不要做。
讲究二:忌晚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正月十六可以说是新年的开启新气象的启动,早起预示在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因此这天切忌不要睡懒觉,早早起床出门走走,以接财纳福。
讲究三:忌不要闹别扭
正月十六被认为是送走瘟神的吉日,人们相信在这一天吵架会导致瘟神趁虚而入,因此要避免争吵,希望新的一年家中平安无病。
讲究四:忌吃剩饭
正月十六在很多人眼里是农历新年的正式开始,因此这天讲究个“新年新气象”,所以在正月十六这天,要穿新衣,吃好饭。如果这一天吃剩饭表示生活穷困,对新一年的财运不好,所以正月十六不吃剩饭剩菜,这个老传统也寄托了人们向上天祈福财运亨通的美好意愿。
讲究五:忌干活
老一辈讲正月十六这天不能干活,否则会累病。老话说“老驴老马歇十六”。家中的牛、马都得歇这一天,有些家还要给它们做一顿面条吃,这叫作:打一千,骂一万,正月十六吃顿面。
讲究六:忌空仓
正月十六与纳财息息相关,它被认为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财富开始涌入的日子。因此,一些人会在这一天补充货源,不让自己的商店空仓。家庭则会把面缸和米缸装满,象征着纳财进宝,寓意日子越过越富有。因此空仓是忌讳之一。无论是商家还是家庭,都不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空空如也。对于商家而言,空仓意味着销售疲软,因此他们会提前进货以补充货源。而对于家庭来说,保证米面的充足也代表着财源滚滚,所以如果家里的米面不够,可以提前购买一些,寓意着纳财进宝,日子越过越富有。甚至有些人会选择在正月十六这天去讨债,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解决债务,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是对于传统节日的珍视和传承是永恒的。正月十六作为一个重要的日子,在民间传统中承载着丰富的寓意和美好的愿望。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习俗和美食,向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希望能够得到好运和财富。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所改变,但是对于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存在。通过保留传统节日的习俗和讲究,人们可以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一丝温暖和祥和。